
野蠻人走路:從極端到實用,我們怎麼做出適合每個人的版本?
2025 Jul 05 自然力量誌🌿
原始的訓練哲學,經過轉化,也能成為 50、60、70 歲都能練的身體儀式
你可能看過這個畫面:有人手握大壺鈴、脖子掛鐵鍊、腳踝綁沙包,像是在接受某種殘酷試煉,一步步走完 1 英里。
這是「Barbarian Walk(野蠻人走路)」,由爭議人物 Liver King 推廣。他號稱提倡「祖先本能」,呼籲人們吃生肝臟、泡冰桶、負重走路、赤腳接地,回到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。
但後來,他被爆出使用類固醇,與他宣稱的自然哲學背道而馳,這讓很多人對他一整套說法失去信任,覺得他就是個用藥嘴砲仔。
他本來就走浮誇路線,大口啃牛肝、整桌原肉、生吃睾丸,用火焰噴射器燒掉披薩、開戰車輾過加工食品…就像一個原始時代的 YouTuber —— 神經病(稱讚意味)。
當然,言行不一就不多說了。這篇我們只聊聊他提倡的其中一項「修行式訓練」:Barbarian Walk。
這個動作連 Paul Saladino(全肉飲食代表)也嘗試過完整版,他認為簡直瘋了。他們倆是好朋友,也一起投資營養品公司,賣的產品一模一樣,只是各自貼牌。Liver King 也是位有錢的莊園農場主,總之,故事就這麼誇張。
—
▪️ 可我必須說,他推廣的訓練內容,不見得全無價值。
我自己也做過不少他講的事:
生吃肝臟、生吃牛睾丸、泡冰水、全肉飲食的極簡版本,當然也玩過迷你版「野蠻人走路」這種負重練習。
我不會把這些當成日常,更不會推薦學生照做,但我願意體驗、觀察、篩選,然後轉化成我們可以用的方式。
—
▪️ 那這套訓練怎麼轉化成「我們做得來」的樣子?
我的學生年齡大多在 40~70 歲之間。叫他們去生吃牛肝、泡冰水?別鬧了。又不是傻了看了影片就照做。
與其模仿,不如問:這些做法裡,有哪些精神值得學?又該如何轉化為我們能持續進行的訓練?
我不會讓他們脖子掛鐵鍊、腳綁沙包、兩手壺鈴走操場。那不是訓練,是搞壞身體。
但我保留了這個訓練的核心精神:
把「整體負荷」、「意志挑戰」和「簡單動作」結合成一種走路任務,轉化成每個人都做得來的樣子。
—
✅ 我們的版本如這幾張照片所示:
倒退走、雙手拖繩、雪橇負重、龍門架支撐。
📌 特點是:
• 重量都在地板上,不是扛在身上,降低風險
• 核心參與、背部參與、手腳整合,像古人拉東西或搬貨
• 動作簡單、風險可控,但要完成任務還是需要意志力
• 疲勞狀態下仍能維持安全姿勢,即使是長者也能安全挑戰
—
▪️ 結語:走在自己能走的那條路上
我曾做過數次長達一小時的動態靜心。
推雪橇、倒退、轉向、拖拉,不間斷地流動。
那不是一場測驗,而是一種對話——和身體,和節奏,和意志的對話。
推雪橇是一種相對安全的練習。
我知道只要停下來,大腿就能休息,呼吸也會比較順。
但我選擇繼續。轉換動作就能在持續移動中得到喘息,讓自己一步一步,再多走一點。
這不是為了挑戰極限,也不是為了證明什麼,
而是在那種「還可以再走一點」的感覺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徑與節奏。
做「野蠻人走路」雖然比動態靜心更「野蠻」一點,也有類似的時刻——
不是爆發力,不是衝刺,而是那種:「我知道不容易,但我願意再多走幾步。」
有些學生走完了,有些沒有。
有些人選擇輕重量,有些人調整距離和動作。
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練習、探索、參與。
這沒有高下,也沒有標準答案。
不必走得和其他人一樣,只要走在自己能走的那條路上。
—
📎 延伸閱讀:《穩定,也是一種強大》
👉https://guth.com.tw/blog/comfort-zone-growth
(談舒適圈、進步與訓練節奏)